作为民政部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县,舒城县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创新工作举措,探索社会救助新格局,成立“救急难互助社”,下放救助权力到基层一线,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改原有单向救助为互助模式,切实兜牢保障基本民生“安全网”。
自主救助 成立“救急难互助社”
“群众的困难有时发生得很紧急,如果层层上报,层层审批,可能会误事。特别是我们的山区乡镇,群众居住分散,经济基础薄弱,遭遇大病、灾、祸等急难情形,更需要我们及时救助。”舒城县民政局局长汤安和介绍。
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着力打造统筹衔接、政社互补、高效便捷、兜底有力的多层次救助“新格局”。为此,该县开展了对生活陷入困境而暂无其它救助的家庭和个人先行给予应急性、过渡性的自主救助,帮助他们渡过当前紧急困难。
“就这样,村级‘救急难互助社’应运而生,并很快找到了‘试验田’。”汤安和说,不久,全县第一家村级互助社在河棚镇黄河村挂牌成立。在推进过程中,重点是资金筹集和救助时效。为了让资金来源更宽广,该县采取“众筹”的办法,按照县财政配套资金一万元,村集体资金不多于一万元,社会捐款不少于一万元,注册资金不少于三万元的标准多渠道筹集资金,同时,接受社会爱心人士赞助。
“试点工作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参与社会救助的热情,黄河村在较短时间内就筹集社会资金6万多元,成功实施了5例救助,试点取得显著成效,并迅速推广开来。”说起当时群众积极为救急难互助社捐款的情况,黄河村支部书记非常自豪,“社会各界人士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当时,真是上至八十岁老人,下至戴红领巾的小孩,大家纷纷慷慨解囊。在上海创业的黄炳德一次性捐款10000元,在县城从事公益事业的黄炳捐款3000元,还有龙骨村一位80多岁的退休老人拄着拐杖前来捐款2000元。”
目前,全县已成立互助社404个,筹集社会力量资金1100多万元,形成了“主动发现、社会参与、综合施策”的救助合力。
有了钱,及时、公平的救助显得尤为重要。该县进一步优化“救急难”工作流程,充分赋予村级自主权。在村民组长主动发现或困难群众反映需要救助情况后,村互助社立即启动救急程序,村级即可给予1000元救助,救急资金两天内到位;数额较大时,及时通过手机App进行网上申请审批,乡镇、县可分别给予2000元临时救助,救急资金分别3至5天内到位。如需要跨部门解决的,县救助服务管理中心及时与相关部门进行转介。自“救急难”业务开展以来,全县共救助10990人次,救助资金1100多万元。
权责结合 下放低保审批权
舒城县民政部门发现,目前绝对贫困成为历史,但因大病、突发性灾难导致的相对贫困、暂时性贫困成为救助的重点和难点。在救助的过程中,民政部门发现部分农村群众碍于面子,“越穷越不愿意开口求助”的心理让他们成为“沉默的贫困人”,另一方面,救助等审批权长期在县里,严重滞后了救助工作的及时开展。
“将低保、特困供养等审批权下放至乡镇和开发区,简化审批程序,实现审批和监督管事职能分离,打破原先救助资金审批慢的瓶颈。”汤安和向记者介绍。
“审批权的下放,乡村都是熟人社会,由他们审批能做到公平公正吗?”面对记者的疑问,汤安和给予了肯定的回答,通过两年实践,低保和特困供养,不仅没有增加,还略有减少。这主要得益于“谁调查、谁审核、谁审批,谁负责”责任制,有了这“紧箍咒”,谁也不敢私下做人情,况且还要公示,接受村民监督,所以村干部很难进行暗箱操作。同时,为确保公正地评选出低保和特困户,县民政局加大监管力度。按照每年新增人员不低于30%,原低保户、特困户抽查不少于5%的比例抽查,并纳入绩效考核。对于有疑问的投诉举报或是其他需要重点调查的城乡低保低收入申请,全部入户调查,确保审批公平公正。
“审批权下放和救助资金的及时发放,这离不开村民组长作用的发挥。”汤安和说,村民组长熟悉各家各户的情况,他们手中有资金、有底气,能够主动发现群众家里困难,在审批时就多一道关口,在救急资金发放时就更及时。
精准对接 服务“一老一小”
6月25日,舒城县棠树乡云雾村“一老一小”关爱服务中心揭牌,标志着舒城县首家村级“一老一小”关爱服务中心正式成立。棠树乡云雾村“一老一小”关爱服务中心由原云雾村小学改造而成,投资近200万元,内含健身康复室、文体活动室、影音室、舞蹈音乐室等活动场所,可供云雾村及周边5个村的群众使用。同时,县民政局还将安排居家养老服务团队为该村及周边老人、留守儿童等提供日间助餐、助医、助娱等照料服务,为距离中心较远或行动不方便的老年人提供配送餐、助医、探视巡访等服务,并引导社会组织、志愿服务团体以及爱心人士为农村留守老年人、儿童提供志愿服务。
为满足农村贫困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舒城县首先在汤池镇探索开展社会救助“一老一小”关爱服务中心的试点,为60周岁以上低收入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后来拓展到百神庙、桃溪镇、杭埠镇、干汊河镇、棠树乡,进一步将服务人群扩大至特困供养人员、孤儿、烈属、老年烈士子女、贫困户中的失能人员、低保户中的老人等六类人群,并针对不同需求设置救助内容和救助方式,丰富救助内涵,由传统的现金、物资救助向生活照料、心理抚慰、能力提升和社会融入相结合的综合救助转变。今年,“一老一小”关爱服务中心建设已在全县推广。
据了解,“一老一小”关爱服务中心建立以来,累计为5637位低收入老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52861人次,社会反响良好。
“优化环节和程序,下放资源和权限,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每一个困难群众的身边,把低保、特困救助、医疗救助等制度性保障与发挥群众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结合起来,同时,嵌入中心组长这一熟人要素,精准对接困难群众的不同救助需求,强化社会救助功能,更好地推进乡村社会治理。”汤安和说,下一步,我们将撬动更多的社会资金,让更多的困难群众得到救治和关怀,让乡村重现脉脉温情,让友爱互助成为乡村的优美旋律。
[责任编辑:linlin]
防汛救灾 共建家园 励普教育全力驰援周口
重庆以“新”换“心”加快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改造项目 推进社区服
核桃编程频繁电话、短信骚扰用户被多次投诉 发函询问未作任何解
千家旅行社引客游湖北启动仪式在武汉举行 推动旅游市场兴盛
韩国55万人今高考:公务员推迟上班 飞机暂停起降 学生与家长聚
多省份启动2020年高考报名 这些政策考生需关注 优先录取对象有
聚焦女童眼睛塞纸片 校园欺凌岂是“闹着玩” 莫让幼小的心灵
减负后 家长给孩子多报了3个班 可以“荡起双桨”的童年怎么这
深圳一高中招20名老师清北占19人 另外1人为北师大 均为硕士以
聚焦新东方教室奸杀案 未成年人犯罪真的没“法”治?
“百年时间胶囊”在美国纽约市启封 存有1914年电报、报纸等
教育部:幼儿园必须接受责任督学监督安全管理、规范办园 不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