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 > 正文
福州“校内校外双循环”生态体系畅通就业路 促成人才培养闭环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洞察网2021-07-12 09:20:50

在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福州职业技术学院2021届毕业生欧宇雄的毕业季比想象中的顺利,现已入职福州一家环保科技企业。“专业对口,收入也不错。”欧宇雄对此很满意。

欧宇雄的求职路之所以顺利,得益于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校内校外双循环”的就业创业生态体系,即“专业教育—生涯教育—渠道帮扶—就业跟踪”的校内循环和“校企合作—企业导师—人才市场—多元评价”的校外循环。

“校内循环与校外循环互相促进,形成校内校外双循环的新格局,有力地提升了就业创业质量和水平。”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刘春兰介绍,学校近3年平均专业对口率达84%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8%以上,被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高校和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校内循环:

全过程覆盖促成人才培养闭环

“我大一刚入学的时候是想专升本,后来通过学校的专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发现自己比较喜欢动手操作,大二时就明确了毕业后直接就业。”欧宇雄学的是机电维修,毕业后顺利入职顶岗实习的企业。

在校内,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职业指导—职业测评—分类培养—求职实践”的职业生涯全程化教育体系。

在大一时,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必修课,邀请校企合作企业为学生讲解企业文化、岗位技能,指导学生进行职业定位,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在大二时,根据发展方向,对学生实施个性化分类培养,开展“劳模、技术能手进校园”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和工匠精神。在大三时,学校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模拟招聘训练、校园招聘会及实际参与创业项目运作等,引导就业学生树立“岗位创业”观念,提前适应就业岗位。

有了明确目标后,欧宇雄参加了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新创业大赛,有目的地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能力和专业技术技能,这些都为欧宇雄在毕业季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前提是学校在专业设置、教育教学、实习实训上坚持就业导向,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也是就业工作校内循环畅通的根本。”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校长李秋斌说。

此外,学校还和第三方调查机构合作开展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和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为专业结构调整、招生规模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形成人才培养闭环。

校外循环:

多方联动促多渠道就业创业

要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必须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组建“政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由市长任理事长、28个政府相关部门及50多家相关行业龙头企业参与,与知名企业共建专业、课程、师资、实训基地等。

“学院的城轨、汽车应用维修、新能源汽车等专业都有对口合作企业,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就业方向都很明确。”交通工程学院2021届毕业班辅导员刘文晶介绍。

为了提升就业服务水平,该校强化就业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组建了316人的校内外就业创业指导队伍,通过“访问工程师”等制度将行业前沿需求引入日常教学,实施校内教师就业创业教育能力提升计划,共培训近2500人次。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广泛汇聚市场化、社会化就业创业资源,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综合性招聘会和专场宣讲会相结合的招聘模式,多种方式拓宽岗位信息来源,分类采集岗位要求和求职意向,精准推送岗位信息。

对于2021届毕业生,学校与中国海峡人才市场、福州地铁等联办招聘会、专场宣讲会,为毕业生推送了159场招聘会和宣讲会信息,发布招聘单位1450多家,累计提供2.5万个专业对口岗位,为每名毕业生提供7个以上专业对口岗位。

“一把手”工程:

促双循环高效运行

“中小企业是吸纳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主力,由于经济下行压力以及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冲击,学校面临的就业压力是比较大的。”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林子波介绍,学校严格落实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成立由学校党政“一把手”为组长、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负责人为成员的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将就业创业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工作要点,保障了“校内校外双循环”的高效运行。

在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抓就业不仅仅是学生工作部门和二级学院的紧要工作,学校其他职能部门也紧密对接院系,形成全员抓就业、促就业的合力。“学校的后勤管理处、采购与招标中心两个职能部门对接我们建筑工程学院,结合部门业务资源积极推荐专业对口就业岗位。”建筑工程学院2021届毕业生辅导员郭洁说。

该校建立了涵盖“学校—二级单位—教师—学生”多层次评价激励机制,将毕业生就业率、高端岗位就业率、专业对口率,以及推送毕业生到西部、基层、艰苦边远地区和重点领域就业情况纳入评价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目标责任制。同时,定期发布工作简报,公布各院系动态数据,形成“比学赶超、你争我赶”的良性竞争氛围。

[责任编辑:linlin]

相关文章

评论排行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