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 > 正文
济南逐渐打开城市框架格局越来越大 引领带动作用更强
来源:齐鲁晚报作者:洞察网2021-07-02 10:54:42

说起济南近年来的变化,直观地看城市格局的变化或许是最大的。多年之前,济南城区沿着经十路往两侧延伸,不仅让城市交通不堪重负,而且让省城发展空间“紧紧巴巴”,难以施展拳脚。近年来,从省会经济圈到起步区,再到黄河流域中心城市,济南格局越来越大,影响力不再局限于省城周边。

建成区面积增加4倍

城市框架逐渐被打开

以经十东路的长度为例,2002年,经十东路拓宽改造全长13公里,西起燕山立交桥,东至邢村立交桥。目前经十东路从燕山立交已经延伸至圣井立交,东段长约40公里,18年间增长了3倍。

2020年,济南把2003年制定的“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城市发展方针变为“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城市发展新格局。新十字发展方针由原来的侧重城市空间布局,向更加注重城市品质、能级的战略方向转移。

从2003年到2020年这17年的时间,济南不管是城区面积、人口,还是经济总量,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原有的城市格局已经无法支撑城市的发展,以及民众对城市的期待。

济南年鉴(2004年)显示,2003年底济南市人口为5825612人,其中市辖区人口为3348025人,市辖县(市)人口为2477587人。2003年末,全市总面积817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约为200平方公里。200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为1367.8亿元,比2002年增长14.5%。

就在不久前发布的《济南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告》显示,到2020年11月1日零时,济南市常住人口达到了920.24万人。济南行政区划面积1024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839.7平方公里,比2019年增加79.1平方公里。2020年,济南市生产总值(GDP)初步核算数为10140.91亿元,同比增长4.9%。

衡量城市发展的主要指标为常住人口、建成区面积以及地区生产总值,17年间,济南常住人口增长了1.58倍,行政区划面积增加了1.25倍,建成区面积增加了4.2倍,地区生产总值猛增7.41倍。

“黄河北”与“南山南”

共同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原来觉得黄河北和黄河南差别太大了,每年洪峰和凌汛的时候,浮桥都要拆,平时过浮桥回家仅需十多分钟,如果拆了浮桥就要绕行一个多小时。”省城市民王先生的老家在黄河北的鹊山附近,东侧就是在建的穿黄隧道,等通车后他往返将更加方便。

济南黄河隧道的建设被称为“千年第一穿”,而它的背后,肩负着济南到黄河北建设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这“千年第一跨”。这“一穿”“一跨”,则意味着济南从“大明湖时代”迈向“黄河时代”。

“北跨”是动态,目的是要实现“北起”。按照新的十字方针,北起要推动北部建设全面起势,抓住实施黄河国家战略重大契机,强力推动“携河北跨”和起步区建设,实现“产城河”三位一体发展,加快建设黄河北岸主城区。加快济阳、商河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推动济阳加快融入主城区,把商河建设成为现代化新城市组团。

黄河北建设的是一座新城,也是济南的希望之城。而随着济莱行政区划调整,位于南部的莱芜区和钢城区则成了济南“东强”和“南美”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要求,两区将加快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制造业,打造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同时突出生态功能,整合提升休闲旅游资源,与泰安携手打造“大美泰山”生态共同体。

这两个区不同于起步区,他们承担着加快济南建设“南美”和“东强”的重任,对济南城市框架的打开意义重大。“黄河北”与“南山南”,如同车之双轮,共同拓展城市发展的空间。

济南辐射范围扩大

引领带动作用更强

从2006年省政府首次提出“济南城市圈”的概念,到2017年出台《济南都市圈规划》,省会济南的改革与发展便和德州、泰安、聊城、莱芜、淄博、滨州等6个城市紧密联系在一起。而随着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出炉,黄河入海处的东营市首次被纳入到经济圈内。

过去,济南作为省会城市,城市首位度不高,城市发展框架也没有拉开,各城市之间对一体化发展的认识参差不齐,核心城市和周边城市缺乏明确的一体化机制安排,而且各个城市对济南的归属感也没有那么强烈。

2020年是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开局之年,7月2日,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工作部署会暨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今年2月6日下午,山东省两会刚刚闭幕,省会经济圈“一圈同城共建共享”推进会议暨第二次联席会随即在京沪会客厅拉开帷幕,审议通过了《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369”行动方案》。

从去年开始,省会经济圈内各城市之间交流与合作尤为密切,各城市多次举行对接会,并签署一系列协议。不仅涉及企业开办“全域通办”、交通设施建设、文旅产业合作等多个方面,更具体到交通、旅游、公积金、社保等市民“可感”的领域。

作为省会经济圈的核心,济南强则圈层强。《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了七项具体措施,几乎每一条措施都涉及省会济南,尤其强调济南对周边城市的引领带动与协同发展。

新十字发展方针中的东西南北四至范围都比原来的十字方针有了变化,不仅仅是市区的方位,更加注重与周边城市的协调。比如“东强”不仅涉及章丘区、莱芜区,还涉及了淄博市,“西兴”提到了德州市齐河县,“南美”则提到与泰安市打造生态共同体。

主动承接“黄河战略”

影响力不再局限于省内

6月26日,中国共产党济南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五年成形、十年成势、十五年成城的“三步走”发展目标。

《意见》提出,聚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样板,建设优美自然的绿色生态廊道,构筑长久稳固的黄河安澜防线;全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核心增长极。

这两年,起步区、黄河战略、黄河流域中心城市乃至国家中心城市,成了济南市党政机关制定政策的关键词,与以往聚焦于省内不同,济南的视野渐渐打开,信心和底气也越来越足。

不管是建设强省会,还是加强半岛城市圈的联系,济南的影响力已经超出了本省范围,放眼整个黄河流域和北方地区,特别是加强与郑州、西安等沿黄城市的沟通与联系。2020年6月7日至10日,济南市党政代表团赴郑州、西安“取经”,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提供济南思路。

在今年初出台的《关于贯彻落实强省会战略的实施意见》中特别提到,济南将推动上下游城市间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沟通合作,探索建立沿黄省会合作机制,推进与郑州、西安、太原、兰州等省会城市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

“济南不光是山东的济南,更是整个中国华北地区的济南。尤其是黄河战略提出来之后,我们解读为,更加强调以流域的意识解决问题。华北的很多问题不是一个省的问题,不是一个市的问题,它是一个地区的问题,济南在城市定位方面要充分体现流域意识。”山东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周德禄建议。

[责任编辑:linlin]

相关文章

评论排行
热门话题